摘要:在市场不确定时期,投资者通常会将资金转向黄金、美国国债,以及美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等传统避险资产,这些资产在动荡时期往往能够保值甚至增值。然而,尽管美元依然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但它今年以来持续走弱,美元指数累计下跌超过9%。与此同时,受贸易风险影响,日元的避险前景也略显黯淡。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师们认为,一个新的潜在替代选择正在浮现——新加坡元。华侨银行(OCBC)外汇策略师Christopher
在市场不确定时期,投资者通常会将资金转向黄金、美国国债,以及美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等传统避险资产,这些资产在动荡时期往往能够保值甚至增值。
然而,尽管美元依然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但它今年以来持续走弱,美元指数累计下跌超过9%。与此同时,受贸易风险影响,日元的避险前景也略显黯淡。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师们认为,一个新的潜在替代选择正在浮现——新加坡元。
华侨银行(OCBC)外汇策略师Christopher Wong指出,新加坡元在一定程度上已发挥出“准避险”货币的作用,尤其是在亚洲和新兴市场的波动时期。他表示:“虽然新元无法与美元、日元或瑞士法郎等传统避险货币的全球地位相比,但在金融压力时期——尤其是亚洲主导的危机中,它往往展现出防御特性。”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新元兑美元今年以来已上涨约6%,据Jefferies预测,未来五年内它甚至有可能与美元实现平价。
PineBridge Investments亚洲固定收益联席主管Omar Slim指出,新加坡元之所以能成为“区域性避风港”,离不开新加坡强大的制度框架、稳健且具韧性的经济基础,以及在财政政策方面的高度审慎。VP银行首席投资官Felix Brill也认为,新加坡具备现代避险资产的许多特征——宏观经济稳定、强大的机构体系、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和极低的政治风险。
Brill补充说,新加坡独特的货币政策框架也为新元带来了极高的稳定性,这是避险资金所看重的核心因素。与大多数国家不同,新加坡并不通过利率调控货币,而是允许新元兑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货币在一个政策区间内升贬值。该区间虽未公开,但波动范围有限,降低了短期风险并带来确定性。
三井住友银行(SMBC)亚洲宏观策略主管Jeff Ng估计,这一政策区间的波动幅度约为4%,这意味着新元的市场波动性天然较低。
但新元仍面临一些障碍。
首先是市场规模。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22年数据显示,美元占外汇市场交易量的88%,日元和瑞士法郎分别为17%和5%,而新加坡元仅为2%。由于经济体量有限,新元的交易深度和流动性难以与日元或瑞郎相比。
此外,新加坡的货币政策框架虽然带来稳定,却也限制了市场投机和大规模头寸布局,从而压缩了流动性。而新加坡经济对出口的高度依赖(2024年出口额占GDP的178.8%)也意味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不会希望新元过度升值,以免削弱竞争力。
不过,新元依然在货币多元化配置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加坡银行全球首席投资官Jean Chia指出,新元可以成为多元化投资组合中的“第三种货币”。
专家们普遍认为,尽管新元难以在短期内超越美元或日元,但它有潜力逐步拥有与瑞士法郎相似的区域性避险地位。避险货币的信任是长期危机应对中逐渐建立的,新元在亚洲经济衰退时期表现良好,但在全球性危机中仍需时间去证明自己。
正如Slim所说:“世界对避风港的需求越来越大,新元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或许它不会成为下一个美元或日元,但很可能被视为‘亚洲的瑞士法郎’。”
瑞士宝盛银行(Julius Baer)分析师Jen-Ai Chua也认为,新元未来甚至有可能从亚洲避险货币演变为全球避险货币,但这需要时间的沉淀。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