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國政壇近日發生了一幕引發廣泛關注的場景:財政大臣瑞秋·裡夫斯在議會中落淚。這一事件迅速引發了政界與市場的震盪,尤其是執政的工黨內部是否面臨裂痕成為輿論焦點。市場反應迅速,英鎊兌美元和歐元匯率下跌,英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揚,市場紛紛揣測這是否預示著裡夫斯的離職以及其財政政策的重大轉變。事實上,財政大臣近年來一直面臨巨大的政策執行壓力。自去年秋季預算案公佈以來,裡夫斯便以嚴厲的財政規則為綱,試圖在擴大
英國政壇近日發生了一幕引發廣泛關注的場景:財政大臣瑞秋·裡夫斯在議會中落淚。這一事件迅速引發了政界與市場的震盪,尤其是執政的工黨內部是否面臨裂痕成為輿論焦點。市場反應迅速,英鎊兌美元和歐元匯率下跌,英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揚,市場紛紛揣測這是否預示著裡夫斯的離職以及其財政政策的重大轉變。
事實上,財政大臣近年來一直面臨巨大的政策執行壓力。自去年秋季預算案公佈以來,裡夫斯便以嚴厲的財政規則為綱,試圖在擴大公共支出的同時維持財政穩定。她提出通過提高企業稅率和雇主繳費來籌措資金,然而這套“緊平衡”政策為財政部留下的迴旋空間極為有限,而政府近期在社會福利方面的多次政策回撤,更是進一步削弱了她在預算執行上的靈活性。
最新的財政困境源于政府在殘疾人福利改革方面的立場再次發生逆轉。此前被視為節支關鍵的福利削減計畫被撤回後,裡夫斯必須在不破壞借貸框架的前提下重新尋找開支平衡點。這使她面臨兩難抉擇:要麼放棄其堅持的財政紀律,增加借款;要麼違背工黨競選期間關於不提高個人所得稅的承諾,冒險推高工薪階層的稅負。
首相基爾·斯塔默在議會質詢中,並未在第一時間為財政大臣提供明確的政治支持。在被問及裡夫斯是否仍適合擔任財政大臣一職時,斯塔默回避了問題,使得有關其信任危機的猜測甚囂塵上。
政界內部也傳出對工黨財政路線日益分裂的聲音,而這可能對其經濟政策的一致性構成潛在威脅。這場風波不僅考驗著工黨政府內部的凝聚力,也對英國金融市場造成衝擊。
(請注意:Moneta Markets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