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國製造業面臨複雜局面,5月工廠訂單環比下降1.4%,為近四個月來的首次回落,且大多數預測對此均持樂觀態度,結果卻令人失望。儘管如此,訂單同比仍實現5.3%的增長,顯示出一定的韌性。德國國內投資品訂單大幅下滑12.7%,帶動整體國內需求下降7.8%,而國外訂單則錄得2.9%的小幅增長。在當前美歐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德國製造商正充滿不確定感。歐盟與美國的協議即將迎來最後期限,布魯塞爾方面傳遞出可能避
德國製造業面臨複雜局面,5月工廠訂單環比下降1.4%,為近四個月來的首次回落,且大多數預測對此均持樂觀態度,結果卻令人失望。儘管如此,訂單同比仍實現5.3%的增長,顯示出一定的韌性。德國國內投資品訂單大幅下滑12.7%,帶動整體國內需求下降7.8%,而國外訂單則錄得2.9%的小幅增長。
在當前美歐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德國製造商正充滿不確定感。歐盟與美國的協議即將迎來最後期限,布魯塞爾方面傳遞出可能避免懲罰性關稅的積極信號。談判結果將對德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成功達成協議或能帶動經濟回暖,反之則可能導致經濟停滯甚至更長時間的困境。
企業信心因貿易擔憂而受到明顯影響,德國大陸集團和默克等知名企業紛紛下調了未來的業務展望。與此同時,采埃孚和羅伯特·博世等公司因需求疲軟,不得不採取裁員及關閉工廠等應對措施,反映出部分行業面臨較大壓力。
儘管製造業商業活動指標顯示行業已連續三年處於萎縮狀態,德國經濟部仍強調,工業需求的基本趨勢總體向好,儘管受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影響,訂單表現波動較大。企業們正逐步恢復生產,並寄望政府能夠儘快推出刺激措施以促進經濟回升。
德國央行預計,若貿易談判順利,今年經濟仍難以實現明顯增長,但基礎設施和國防領域的支出將為未來幾年奠定復蘇基礎,預計到2027年產出將實現約1.2%的增長。
(請注意:Moneta Markets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